由央行牵头,发改委、科技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农业部、商务部、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九部委共同编制的《“十三五”现代金融体系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近日印发。这是指导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,建立了金融业总体的发展框架,那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倚重现代金融体系,而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在新一轮金融业开放中落地生根。
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,现代金融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且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重要的金融支撑。世界各国具有不同的金融体系。我国传统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是间接金融处于优势状态,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。过去10年,全球经济、金融及政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下,我国金融改革有序推进,金融体系不断完善,金融产品日益丰富,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,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,金融监管得到改进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大增。
当然,也应看到,我国金融业在快速发展中,出现了“脱实向虚”,过度金融化现象,金融杠杆率过高,金融自我复制、自我循环、自我膨胀,形成金融泡沫。为了“抑泡沫、降杠杆、防风险”,去年以来,管理层强化金融监管,全力促进金融尽快回归本源,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,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。打造现代金融体系,就是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提高金融供给的适应性,调整产业投向结构,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于符合政策导向、发展势头良好的客户,加大产品创新,使利率、期限、额度等要素更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等,增强金融供给的精准度、提升金融资源供给的有效性,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,推动企业降杠杆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。
如今,金融强监管逐渐深入人心,降杠杆已取得一定成效,各项新的金融监管制度已经或正在落地。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,大家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被“引进来”,共同发掘和分享中国经济的活力。以银行业为例,数据显示,2017年末外资银行在中国营业性机构总数达1013家,相比2002年的180家年均增长13%;总资产从2002年末的300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末的3.24万亿元,年均增长超过15%。中国金融机构“走出去”也越来越频繁,在加快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中,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。今天,我国已有5家金融机构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,多家金融机构在全球设立了分支机构,业务也日益多元化。
金融知识:防范电信诈骗须做到“四要四不要”
公安部近日公布近期高发的十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手段,提醒社会公众谨防上当受骗。